人民網記者通過深入採訪,從政府政策到生活點滴,全方位介紹“優才計畫”和“專才計畫”,旨在為社會各界帶來一些啟發和參考。

無論在中環的高級寫字樓裡,還是在香港大學的講臺上,今天的香港隨處可見擔當要職的內地人的身影。他們多數是通過 “優才計畫”和 “專才計畫”引進香港的。近日,香港入境事務處簽證及政策部助理處長陳孟麟接受了人民網記者的訪問,向我們詳細介紹了“優才計畫”和“專才計畫”。香港政 府借助這些計畫廣納人才,為香港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鞏固香港作為亞洲國際都會的地位。

92%的“優才”獲批者是普通人

“優才計畫”是香港2006年6月起實施的人才引進計畫,朗朗成為第一批通過該計畫來港的優秀人才,隨後,章子怡、湯唯、李甯等名人陸續成功申 請該計畫,讓很多人以為優才計畫高不可攀。陳孟麟回應說:“這些著名演員、運動員本身就很有名氣,容易引起公眾關注,其實他們只占了很小一部分比例,成功 申請優才計畫的92%都是一般的優秀人才。”

陳孟麟向我們介紹“優才計畫”的兩套打分標準,申請人必須先符合基本資格,才可根據兩套計分制度中的一套獲取分數。“綜合計分制”通過對申請人 年齡、學歷、工作經驗、語言能力、家庭背景等範疇計分,一般的優秀人才可以通過該套計分申請;而“成就計分制”,適合具備超凡才能或技術,並擁有傑出成就 的人士,像內地一些明星和奧運冠軍就是通過該套計分過來香港的。“申請人可以在入境處網頁上自行打分,如果超過80分及格分即可提交申請。”

香港入境事務處收到申請後,將申請人資料提交給“輸入優秀人才及專才諮詢委員會”,陳孟麟表示:“委員會的成員都是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本身就 是優秀人才,他們經過討論和審核後提交意見給入境處,我們再做最後審批。”(委員會具體評審工作見“優才”“專才”系列報導二)

“專才計畫”是一項不設限額的工作計畫

談到“優才計畫”和“專才計畫”的區別,陳孟麟說:“簡單來講,優才計畫是一個移民計畫,而專才計畫是一個工作計畫。最大的不同在於,通過‘優 才計畫’來港前不需要獲得香港雇主聘用,他們來港後可以選擇受聘於多家公司,或者自己創業,工作方面更具彈性;而通過‘專才計畫’來港前必須獲得香港雇主 聘用,換工作需經過入境處審批。”

“輸入內地人才計畫”自2003年7月中起實施,旨在吸引一些內地優秀人才和專業人才來港工作,以滿足香港人才需要,鞏固香港作為亞洲國際都會 的地位。截至2012年9月底,共接獲約65000宗入境工作申請,其中約55000宗獲批准。據香港入境處去年10月向立法會提交的報告顯示,在去年四 月到九月底獲批准個案當中,主要涉及學術研究和教育界別,占總數三成半。有關薪酬方面,獲批的申請人近半數的月薪高於二萬元,有29人月入18萬元以上, 當中更有10人月薪超過28萬元。

陳孟麟強調,“輸入內地人才計畫”是向內地聘用一些香港沒有的專業人士,比如工程師、會計師。該計畫沒有名額限制,只要雇主有需求,向入境處提交申請,並通過諮詢委員會審核香港缺乏該類人才,便可以面向內地招聘。

不會因為申請人多就降低標準

據香港入境處助理資料顯示,自2006年實施“優才計畫”以來,申請人數持續上升,截至2012年11月,已累計收到8553宗申請個案,香港 特區政府已批准2392名符合資格人士並准予定居,其中超過七成是內地人。面對年年攀升的申請人數,陳孟麟表示,“不會因為申請人多就降低標準,關鍵考慮 申請人是否達到優秀人才的要求。”

陳孟麟認為,越來越多優秀人才來港,顯示出香港作為亞洲國際都會的吸引力,“香港完善的制度、開放的經濟體系都是吸引人才的要素。一方面,香港 為來港人才提供了更好的發展機會,另一方面,他們也為香港的發展也做出很大貢獻。”入境處十分關注來港人才的發展,陳孟麟表示,“來港的優秀人才一般從事 與他們原來相關的工作,小部分通過‘優才計畫’來港的人自己創業。目前,超過70%的人才繼續留在香港,由於工作需要和個人發展需要,一部分優秀人才會去 內地或者海外工作。”

未來會加強推廣兩項計畫

陳孟麟表示,未來會加強推廣“優才計畫”和“專才計畫”,吸納更多內地以及海外人才來港發展。“香港駐外經貿辦事處、香港投資推廣處是重要的海 外宣傳管道。在香港,入境處通過每年一度的中小企業展覽會、本地商會推廣計畫。”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發佈首份施政報告中提到,香港駐成都經貿辦事處增 設入境事務組,進一步加強兩地人才交流,這也為推廣優才專才計畫提供了便利。

在採訪結束的時候,陳孟麟補充道:“計畫並不是一成不變,2008年初,香港放寬了‘優秀人才入境計畫’的申請條件:取消申請者五十歲的年齡限制,打分制度方面也做了相應調整。我們以後也會根據社會需要適時地調整政策。”